一邊是爆滿的會場,一邊是大面積的業績虧損,冰與火交融,正是光伏行業目前的寫照。7月24日,2025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大同)研討會召開,雖然行業目前處于深度調整期,企業虧損嚴重,但光伏人仍在困局中積極“求生”。“反內卷”,這是會上提到的熱頻詞。今年上半年,隆基綠能減虧、愛旭股份二季度率先扭虧給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反內卷”初見成效。但多家光伏主產業鏈企業仍對北京商報記者直言“壓力很大”。在光伏企業高管看來,僅靠市場、企業自身調節難以改變當前格局,大家都在等政策。不過,對于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多位接受采訪的光伏人還是一致看好。
“焦慮”的光伏人
相比去年底的2024光伏行業大會,今年的光伏行業年中大會熱度依舊,大會現場座無虛席。在與多位光伏行業人士交流中,提及目前光伏行業環境,大家均表示與去年相比沒有太大改善。
在今年7月中旬的半年報業績預告中,隆基綠能上半年大幅減虧,愛旭股份二季度率先扭虧為盈,從數據上看,似乎也讓市場嗅到了光伏周期要變的信號。但實際上,身處行業之中的光伏主產業鏈企業對此感受并不深。隆基綠能、愛旭股份更像是技術代差構建起的利潤護城河,均押寶了BC組件。
“壓力還是很大,行業內企業都虧。”在大會現場,一家光伏組件企業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另外一家坩堝企業負責人在與記者交流時亦表示,沒有感覺到行業環境比2024年好,來參加大會也是想看下行業目前的情況以及下一步的發展。
無論與會嘉賓還是光伏企業高管,都一致認為產能過剩、供需失衡依舊是光伏行業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大會上也指出,要強化行業資源管理,企業應嚴格執行行業規范與秩序,堅決杜絕低于成本價的報價。協會也將全力配合主管部門完善標準體系,強化自律監督,堅決遏制惡性競爭的亂象。
在大會上,不少企業負責人再度提到了“反內卷”,光伏行業的“反內卷”規格確實也在提級。今年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會上14家光伏行業企業及光伏行業協會負責人作交流發言。李樂成強調,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首席分析師姚遙也在會上表示,自去年底開始,我國頂層政策制定機構已多次傳遞出解決以光伏為代表的重點行業結構性矛盾決心,近期圍繞光伏行業“反內卷”,頂層信號密集釋放,且規格持續提升,光伏或成標桿行業。
“不敢說盈利”
主產業鏈企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部分盈利的光伏輔材企業高管直言,“不敢說盈利”。A股光伏邊框企業永臻股份董事長汪獻利在會上表示,“前不久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較去年同期凈利出現了下滑,但是還有5000萬—6000萬元的盈利。業績預告出來后,公司部分客戶接受不了,怎么還能賺錢?甚至有些客戶直接發郵件過來了”。
汪獻利進而表示,感覺在光伏行業當中賺錢變成了一件千夫所指的事情,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數據顯示,永臻股份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5000萬—6000萬元,同比下滑66.02%—71.68%;預計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5300萬—6300萬元,同比下滑56.43%—63.35%。
對于公司業績預減的原因,永臻股份表示,報告期內,隨著公司蕪湖基地和越南基地產能提升,公司實現的產銷量同比增長。但受制于光伏行業整體供需錯配、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公司鋁邊框加工費下降,導致報告期毛利率同比下降。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信義光能行政總裁李圣潑。7月24日,李圣潑在大會上表示,“所處光伏玻璃行業,我們作為輔材,現在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說賺錢,因為說賺錢,組件廠家有意見。作為企業來講的話,賺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特別是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
信義光能系一家光伏玻璃制造商,公司2024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0.08億元。
分化的業績
整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大規模虧損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盈利公司大多為光伏輔材企業。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7月24日,申萬二級行業為光伏設備的68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2家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16股業績預虧,占比72.73%。
雖然光伏行業整體業績承壓態勢目前尚未能得到扭轉,但在走過2024年的行業寒冬后,部分龍頭企業年內業績出現回暖跡象。在當日舉行的圓桌對話中,協鑫科技高級副總裁胡澤義特別指出,年內,愛旭股份、隆基綠能、協鑫科技3家公司的業績表現比較典型。
從財務表現方面看,7月11日,BC組件出貨龍頭愛旭股份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8億至-1.7億元。結合其一季度歸屬凈利潤-3億元的數據來看,公司二季度實現盈利,也是首家率先單季扭虧的主產業鏈企業。隆基綠能上半年則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8億至-24億元,同比大幅減虧24.43億—28.43億元。
在胡澤義之后,阿特斯高級副總裁熊海波發言,并表示“要補充一下剛才胡總的說法”。熊海波談道,今年行業內有幾家盈利企業,阿特斯也是盈利企業之一。“公司去年實現盈利,今年也大概率會盈利。”
資料顯示,阿特斯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組件和大型儲能系統產品制造商之一,核心業務為晶硅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以光伏組件業務為基礎,向光伏應用解決方案領域延伸。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61.65億元、85.8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2.47億元、4725.82萬元。
產能盡快出清
對于未來光伏行業發展的重點,參與圓桌論壇的光伏企業高管大多提及要“產能出清”。“我們要‘潔身自好’,同時行業要有協會出面進行干預,進行整合,讓多余的產能能夠盡快地出清。”熊海波如是表示。
另外,行業內要做好自律,避免同質的低價競爭,給行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對此,李圣潑表示,“如果大家都能堅持不低于成本價銷售,我想我們整個行業都可以不用虧損”。李圣潑還補充道,“還是要嚴格控制質量。”
未來,光伏行業需要擴大應用市場,也是光伏高管熱議的話題。“光伏這塊要把我們的應用市場擴大,來減少行業這種內卷。”汪獻利談道。
總體來看,對于光伏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一道新能CTO宋登元表示,要從“三卷”到“三拼”。他談道,要從現在卷產能、卷全產業鏈、卷成本換一個思路,變成拼技術、拼產品、拼國際化。“使我們的光伏真正地從技術優勢、產業鏈優勢到商業模式的優勢,才能使光伏在先進的技術引領之下賺錢,這才符合我們的邏輯。”
除此之外,福斯特CEO周光大還表示,“光伏行業需要引入新的評價機制。但是評價機制本身不可能靠參與者本身,可以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行業協會來負責,或者政府來建立規則,要不然的話光伏行業還是很容易繼續在無序當中”。